空心杯电机:机器人灵巧手的核心驱动技术
随着智能机器人逐渐走向服务型和交互型,机器人的“手”正在被赋予接近人类的灵活性和精细操作能力。要实现类似人类手指的精细动作和灵活抓取,高性能电机驱动系统不可或缺。在众多电机方案中,空心杯电机以其无铁芯转子的特殊设计,表现出多项显著优点,成为灵巧手驱动系统中备受青睐的解决方案。
空心杯电机的技术优势
机器人灵巧手对驱动电机提出了高要求:体积小、扭矩大、响应快,并能够实现精确启停,而空心杯电机契合机器人灵巧手对运动性能的严格要求。 1. 空心杯电机的微型化设计:空心杯电机直径可做到10mm以下,可直接嵌入手指关节,节省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。 2. 高响应速度与低惯量:空心杯电机采用无铁芯转子结构,大大地降低了转动惯量,使设备在毫秒时间内完成启停动作,这种特性让机器人手指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抓取、释放、旋转等动作,显著提升了灵巧性。 3. 高精度控制:空心杯电机不存在齿槽效应,转动过程平稳且可实现微小角度的精确定位,配合高分辨率编码器(包括增量编码器和绝对值编码器),可实现类人手指的顺滑动作以及柔顺控制,这是实现“拟人化”操作的基础。 4. 高效能与节能环保:空心杯电机具有高功率密度优势,效率高、转速快,这些特性能带来良好的节能效果和动力性能。运行平稳、噪音低,同时能效比高,适合长时间、连续工作的设备,特别适合医疗护理机器人、家用服务机器人等对安静和节能要求高的场景。 5. 模块化与分布式控制:结合一体化驱动芯片,空心杯电机可减少布线复杂度,适合多自由度灵巧手的分布式控制需求。这种模块化驱动方式大大简化了系统结构,提高了可靠性。 6. 良好的配套兼容性:空心杯电机可与多级行星齿轮箱、微型谐波齿轮箱紧凑配合,形成紧凑的驱动模组。这种兼容性为系统集成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。空心杯电机在灵巧手中的具体应用
灵巧手是机器人执行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,主要由空心杯电机、精密行星减速器、滚珠丝杠、传感器和编码器构成,其中空心杯电机和行星减速器为手指驱动的关键。手指的驱动来自空心杯电机的转动,带动行星减速器施加反向作用力,通过铰链等连接拉动手指关节,实现旋转运动到线性运动的转换。通过施加正向或反向的电压,手指可以实现伸缩动作,进而握紧或者松开物体。空心杯电机使手指拥有活动能力,每个灵巧手由6个电机驱动:大拇指环节配备2个空心杯电机模组,可同时完成伸缩和翻转2个动作;除大拇指外的每节手指对应1个空心杯电机模组;6个模组配合蜗轮蜗杆和腱绳来驱动执行器,从而实现手部的灵活操作和精准控制。空心杯电机应用场景
仿生灵巧手:空心杯电机广泛用于仿生机器人手指关节的驱动。它能实现类似人类的抓握力度控制和动作协调,既可以轻柔地拿起易碎物品,也可以稳固抓取工具。这对于服务机器人、康复机器人和远程操作机械手臂具有重要意义。 医疗康复与假肢:在智能假肢和康复训练设备中,空心杯电机能够实现自然、流畅的关节运动。使用者可以通过肌电信号或传感器输入,驱动电机完成精细的手部动作,从而大幅提升使用体验和生活质量。 工业机器人微操作:在精密装配、电子元件搬运等工业场景中,灵巧手需要在很小空间内完成高精度操作。空心杯电机的高响应和高稳定性,保证了机器人在高速生产线上的可靠性和一致性。 空心杯电机凭借其轻量化、快速响应、高精度和低噪音等技术优势,已经成为机器人灵巧手和关节驱动的核心动力方案。它不仅提升了机器人动作的灵活性和拟人化程度,也为未来服务机器人、医疗假肢和工业操作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。可应用于灵巧手的无刷空心杯电机系列
鸣志无刷空心杯电机采用具有自主专利的空心杯绕组技术,实现了小型化、高功率密度和优化的磁路设计。该系列电机具备高速、高扭矩性能,并因无齿槽效应而运行平稳、噪音低,支持更精确的控制。同时,其结构紧凑、温升低、效率高,可实现20000小时以上的长寿命,适用于对性能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。无刷空心杯电机 ECH06024

小型化设计:直径仅6mm、机身长度20mm、克重7.3g 高速性能:空载转速63000rpm、最高允许转速80000rpm
无刷空心杯电机 ECH08023

小型化设计:直径仅8mm、机身长度23mm、克重11.3g 低电感:高动态响应、高加速度
无刷空心杯电机 ECH11026

优越轻量化:重量仅18.5g,转子惯量0.14gcm2 高速性能:空载转速31000rpm、最高允许转速65000rpm
无刷空心杯电机 ECU13024

结构紧凑:机身长度24mm、额定功率4w,最大连续转矩3.3mNm、空载转速 18000rpm
无刷空心杯电机 ECU13036

结构紧凑:机身长度36mm、额定功率10w,最大连续转矩8.1mNm、空载转速 16000rpm




